据荷兰媒体报道,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地球科学家Wouter Schellart与里斯本、德国美因茨的研究团队发现,1755年摧毁葡萄牙里斯本的欧洲最致命地震,可能与海底深处一种“滴落结构”有关。这一结构由高密度岩石组成,深达约200公里,正缓慢下沉,可能对海底及周边地区产生影响。
1755年的里斯本地震震级估计在8.5至8.7级之间,并引发海啸,波及整个欧洲,甚至在阿姆斯特丹的运河中也曾出现海浪。据保守估计,当时仅里斯本就造成约5万人死亡。
Schellart教授表示:“再次发生类似事件的风险确实存在。这一结构已经形成,并将在未来数百万年继续下沉,这是不可逆的过程。”不过他强调,目前无法预测灾难何时会重演,“这是地震学的‘圣杯’,但我们距离找到答案还很遥远。”
研究团队计划在葡萄牙西南方的海底平坦区域展开进一步观测,该区域正位于这一“滴落结构”下方。Schellart解释说,这是首次直接观测到这种地质现象,并与此前对震中位置的推测吻合。
通过计算机模型,科学家们推断,这一岩石下沉结构可能在上层地壳中引发断层运动,从而导致了1755年的海底大地震。研究人员下一步将致力于寻找这一断层的具体位置。
在里斯本以南海域,非洲板块与欧亚板块正缓慢相向运动,推挤形成的下沉岩石“滴落结构”可能触发强震。科学家指出,如果能够在正确位置进行长期监测,未来或许能通过小震活动提前发出预警。
这项研究成果已发表在权威学术期刊《Nature Geoscience》上。
信息来源:nltimes.nl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