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荷兰媒体报道,中国近期将七种关键稀土金属列入出口管制清单,致使相关金属短期内无法离开中国港口。
这一举措不仅针对美国,也对全球供应链构成实质性打击,中国目前掌握全球约90%的稀土金属资源,控制力极强,尤其是此次受影响的七种金属,全球对其依赖程度更高。
此次出口限制被视为对美国近日加征关税的报复行为。自4月4日起,中国企业若欲出口这些金属,必须申请出口许可证。根据中方通报,审批流程将耗时45天,这意味着未来数周内,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市场都可能面临供应中断。
这七种金属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机、风力发电、军事雷达、智能手机和卫星导航系统等关键领域。没有这些稀土金属,欧洲的绿色能源转型和国防产业发展将遭遇重大障碍。
欧盟经济安全研究专家警告,即便此次管制主要针对美国,欧盟国家也可能受到牵连。因为若欧盟仍向美方出口这些金属制成品,将可能被视为“绕道操作”,引发中国进一步封锁。
为了减少对中国的依赖,欧盟在此前通过了《关键原材料法》,希望到2030年实现关键原料至少35%的自给率,重点支持本土矿业、加工和回收项目。但产业重建涉及审批、投资、人才与环保多个难题,短期内难以形成有效对抗。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