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荷兰癌症基金会(KWF)的最新研究,每年约有7000名荷兰人因工作原因患上癌症,其中三分之二的病例为皮肤癌,主要与户外工作暴露于紫外线辐射有关。此外,长期接触有害物质(如石棉、柴油废气等)也是导致癌症的重要因素。
研究显示,超过4800名癌症患者因工作中暴露于阳光中的紫外线辐射而患病,其中包括1720例鳞状细胞癌和3100例基底细胞癌。基底细胞癌虽然严重程度较低且很少致命,但却是最常见的皮肤癌类型之一。
KWF主任Dorine Manson表示:“高风险群体主要是那些经常在户外工作的人,比如建筑工人、屋顶工人、邮递员等。此外,焊接工、油漆工以及运输行业从业者也因接触有害物质而面临较高风险。”
荷兰应用科学研究组织(TNO)受KWF委托,基于2021年的癌症诊断数据进行了分析。研究重点关注了六种职业风险因素:石棉、石英粉尘、柴油废气、紫外线辐射,以及油漆工和焊接工的职业暴露。
数据显示,2021年有1406例癌症病例与工作中接触石棉有关,233例与石英粉尘有关,187例与柴油废气有关。此外,油漆工和焊接工分别有239例和212例癌症病例。
研究发现,男性因工作患癌的风险明显高于女性,5.4%的男性癌症病例与工作相关,而女性仅为0.5%。这主要是因为男性更常从事暴露于有害物质和紫外线辐射的职业。
Manson强调,雇主需要采取更多措施保护员工免受有害物质的侵害。荷兰劳动监察局去年也得出了类似结论。此外,良好的健康教育和政策制定也至关重要。Manson表示:“一旦某种物质被证明具有致癌性,政策制定者和政府应立即出台严格的法规,并确保其得到执行。”
荷兰癌症基金会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,通过加强职业健康保护、完善法律法规以及提高公众意识,进一步降低工作相关癌症的发生率。
专家还针对上面两类群体给了一些建议:
针对户外工作者
① 穿戴防护衣物:选择长袖衬衫、长裤和宽边帽,以最大限度地覆盖皮肤,减少紫外线直接照射。
② 使用防晒霜:每天涂抹SPF 30以上的广谱防晒霜,并每隔2小时补涂一次,尤其是在出汗或接触水后。
③ 佩戴防紫外线眼镜:选择能阻挡99%-100%紫外线的太阳镜,保护眼睛免受伤害。
接触有害物质的工作者
①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(PPE):口罩或呼吸器:选择符合标准的防护口罩(如N95或更高等级),防止吸入有害粉尘或气体;防护服:穿戴防尘服或一次性防护服,避免皮肤直接接触有害物质;手套和护目镜:防止有害物质接触皮肤或眼睛。
② 改善工作环境通风:确保工作场所通风良好,使用局部排气通风设备(如抽风机)减少有害物质浓度。
专家还表示,户外工作者可以定期检查皮肤,注意皮肤变化,如出现新痣、痣的形状或颜色改变,应及时就医。从事高风险行业(常接触有害物质)的人员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,尤其是肺部、皮肤和血液检查,早期发现潜在问题。
信息来源:nos.nl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