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荷兰媒体报道,荷兰财政部旗下金融教育平台“Wijzer in Geldzaken”最新调查显示,每五名16至19岁青少年中,就有一人曾遭遇虚假网店诈骗,在网购付款后未收到商品且无法追回资金。该研究基于对1000多名青少年的调查,结果凸显了年轻群体面临的网络消费风险。
调查发现,在受骗青少年中,3%的人甚至多次落入同类陷阱。“网店欺诈已成为严重问题,青少年也难以幸免。一次轻率的点击,就可能让你血本无归。”荷兰反诈援助平台(Fraud Helpdesk)负责人Henriette Bongers警告称。
不过,80%的受访者表示从未受骗,这可能与超过半数青少年自称“能识别虚假网店”有关。
Bongers为此提出关键建议:
① 通过独立评论平台核查网店评价;
② 利用反诈工具验证网址真实性;、
③ 核对质量认证标志的真伪;
④ 对明显低于市场价的产品保持警惕。
此项调查正值荷兰Money Week前夕。活动期间,学生将通过课程学习财务管理知识。“年轻时培养金融技能,能更好应对未来挑战,”Wijzer in Geldzaken指导委员会主席Joost Smits强调,“这也有助于抵御网络诱惑和欺诈,比如网店诈骗。”
荷兰银行业协会NVB与警方于近日合作开展反诈讲座,重点警示“钱骡”(被犯罪团伙利用银行账户洗钱者)风险。“我们必须让青少年了解钱骡的危害,并与警方共同遏制此类招募行为,”NVB主席Medy van der Laan表示,“预防青少年成为钱骡,既能减少个人悲剧,也是打击网络诈骗的重要一步。”
专家呼吁:提升青少年网络消费安全意识
随着电商普及,针对年轻群体的诈骗手段日益隐蔽。业内人士建议,家长和学校应加强金融风险教育,同时鼓励使用第三方支付担保等安全工具。荷兰警方数据显示,2023年网店诈骗报案量同比上升12%,青少年受害者占比显著增加。
信息来源:nltimes.nl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