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NN惊人调查:我们吃剩的肯德基、麦当劳,竟成贫民窟孩子餐桌上的美食
没有人生来喜欢吃垃圾。PAGPAG
整整2个月前,一张小小的照片,引发7万分享,14万人评论,让千万人感动不已。
照片中一位瘦削的老父亲抿住嘴,静静看着两个女儿吃炸鸡,
自己桌前却一无所有。
这名父亲叫Arebuabo,和两个女儿住在马尼拉4㎡的棚户区。
4年前他身患中风,身体一半瘫痪,
几乎丧失劳动能力。就在这时妻子抛下他和女儿,怎么也无法劝回。
Arebuabo从此走上街头,靠摆摊艰难维持生计,每天赚个100—200比索。(约人民币14—29块)
而父女三人吃炸鸡的地方,是连锁快餐店Jollibee(快乐蜂),相当于菲律宾的麦当劳、肯德基。
虽然我们吃顿炸鸡早习以为常,
但对菲律宾大多数穷人而言,
这是一件相当奢侈的事情,这一顿吃下去,父女三人,三天的开销都不止。
父亲因为女儿随口说想吃,
便“狠心”买来丰盛的薯条、可乐、炸鸡,
自己却眼巴巴望着,一丁点儿都不舍得吃。
这温情的一幕传到网上,人们瞬间被这份无私的父爱打动,
自发为其捐款,
并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响应。
快乐蜂为两个女儿提供了她们前所未见的美食、玩具
一家超市特许Arebuabo一次免费购物
连当地政府也跳了出来,针对老父亲的病情,提供3个月的医疗援助。希望的烛光就这样,重新点亮了这个贫民窟家庭。可贫民窟里的其他人呢?
凌晨5点,天还带点灰蒙,一辆垃圾车从贫民窟突突着颠簸驶出,它刚留下的,是贫民窟里人们一天的食物。
“PAGPAG”,
在菲律宾加禄语中,意思是从衣服或地毯上弹落的灰尘,在马尼拉贫民窟里,
它却代指一种“美味”的食物。
麦当劳、肯德基、快乐蜂···只要是有剩肉或吃过几口的,就是PAGPAG。
每晚3、4点,垃圾车刚倾倒完混杂着生活垃圾甚至医疗用品的“美食”。从事Pagpag行业的妇女和小孩就会抢上前,
赶紧去扒拉可食用的东西。
在他们眼中,辨别哪些食物可以吃很简单,“闻一下味道就知道坏了没有,有时还要尝一口。”
Maricel Alvarez,
就是一位从事Pagpag的妈妈,天还未亮她就带着6岁的儿子到垃圾场寻找Pagpag,挑拣的过程危险重重,不仅要跟同行竞争,
还要跟路边的野狗野猫争夺。
周围的苍蝇、蛆虫泛滥成灾
可Maricel Alvarez却说:在我们眼里,它们与其他食物并无分别。
昏暗的灯光下,他们会迅速地把别人吃剩的鸡肉,根据肉量的多少分拣成一小袋一小袋。在支付给垃圾厂主1美元之后,带着收获的喜悦离开。
清晨,
这些打包好的Pagpag,会按照不同的规格在贫民窟售卖,肉多、分量足的0.6美金,差一点的0.5,骨头最多的0.4美金。
因为价格便宜,
又能填饱肚子,这样的美食在贫民窟根本不愁卖,不一会就被“哄抢”而空。
贫民回到家中,先把鸡肉放进水里清洗。
然后加一点洋葱、辣椒翻炒。
出锅后就是一道难得的美味。
对他们而言,只要把肉洗干净,就不会有什么问题。
如果有孩子吃了Pagpag,恶心、呕吐,甚至腹痛难忍,他们也不认为是肉出了问题,
而会以为Pagpag没洗干净,或者煮的方法不对。
几美分,
就能填饱一家人的肚子。这对每天只求果腹的贫民而言无疑是笔很划算的生意。
不少人因为吃Pagpag食物中毒,
甚至葬送性命,因为有些快餐店家会将剩食喷洒消毒剂处理。政府也呼吁贫民们不要再吃Pagpag!
可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,依旧会乖乖地将这些垃圾,填入口中。
“孩子们也知道自己在吃Pagpag”
“可那有什么办法呢?我们太穷了。”
CNN拍到最后都忍不住感叹:也许你无法想象,
怎么会有人喜欢吃别人的垃圾?
可现实就是如此,在马尼拉,食物链与经济链紧密相关,
孩子处在这一链条的最底端,
他们从生下来,抬眼望去便全是垃圾。
身处优渥环境中的我们,
或许永远不会想到,我们吃剩的垃圾,会成为孩子餐桌上的“美食”。
毕竟,我们很少关心垃圾去了哪里。我们纠结的是活在当下,还是跳出去追寻诗与远方。而有些人,他们每天睁开眼,最简单的愿望便是:拼尽全力,活下去。
(转载自:艺非凡)
页:
[1]